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全球肿瘤快讯

追踪•新进展•消化道肿瘤

研究发现非酒精性脂肪肝诱发肝癌的癌基因

发表时间:2018-05-03

    中国香港中文大学于君等报告,在非酒精性脂肪肝诱导的肝癌发生过程中,鲨烯环氧酶发挥重要的致癌基因作用,有现成的药物可以靶向鲨烯环氧酶用于非酒精性脂肪肝诱导的肝癌的预防和治疗。(Sci Transl Med. 2018, 10(437). doi: 10.1126/scitranslmed.aap9840)

    非酒精性脂肪肝引发的肝细胞癌在发达国家发病率越来越高,然而其潜在机制还很不清楚。研究者通过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肝癌标本进行RNA测序发现,鲨烯环氧酶(SQLE)是这类肝癌患者中最突出的高表达基因。

    Sqle转基因小鼠很快发生高脂高胆固醇膳食诱导的肝细胞癌,鲨烯环氧酶通过其代谢产物、胆固醇酯和辅酶Ⅱ(NADP+)发挥致癌作用。鲨烯环氧酶高表达可刺激胆固醇酯的生物合成,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肝癌细胞生长。人类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癌中,鲨烯环氧酶高表达,其表达与患者较差预后相关。

    美国FDA批准的抗真菌药物特比奈芬可靶向鲨烯环氧酶,显著抑制鲨烯环氧酶诱导的非酒精性肝病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种植瘤模型小鼠和Sqle转基因小鼠的肿瘤发生。用了特比奈芬后,胆固醇酯浓度降低,PTEN表达恢复,AKT-mTOR得到抑制。 (编译 王娜)

    207-1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