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全球肿瘤快讯

追踪•新进展•其他肿瘤

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管理指南更新

发表时间:2017-06-02

    儿童癌症患者和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护理受影响

    加拿大多伦多儿童病医院Thomas Lehrnbecher等近期发布了2012年国际儿童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FN)指南推荐的更新内容,针对儿童癌症患者及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受者的这两种不良反应给出了新的管理意见。(J Clin Oncol. 2017年5月1日在线版)

    初始管理

    A3:考虑采样外周血进行培养,中心静脉导管同步采血也进行培养(推荐级别:弱;证据质量等级:中)。[变化:证据质量等级从低级升至中等级别]

    A6a:治疗高危FN时,采用抗假单胞菌β-内酰胺酶抑制剂、第四代头孢菌素或碳青霉烯类药物单药治疗作为儿科高危FN的经验性治疗(推荐级别:强;证据质量等级:高)。[变化:增添了第四代头孢菌素]

    经验性抗真菌治疗

    C1:侵袭性真菌性疾病的高危患者包括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高危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或复发的急性白血病患者,以及接受过异基因HSCT的儿童患者。中性白细胞减少症病程延长的儿童患者和接受大剂量皮质类固醇类药物治疗的儿童患者也是侵袭性真菌病的高危患者。所有的其他类型患者均应被分类为侵袭性真菌病低危患者(推荐级别:强;证据质量等级:低)。[变化:风险因素得到精简。证据质量等级从中级别下调为低别]

    C2a:侵袭性真菌性疾病的监测不考虑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推荐级别:弱;证据质量等级:中)。[变化:之前在FN期间,低危患者的侵袭性真菌性疾病监测使用半乳甘露聚糖就是弱推荐。现在,不使用半乳甘露聚糖进行监测也是一个弱推荐,且在FN病程延长的患者中也是一种受限制的推荐]

    C2c:血样检测不用真菌的聚合酶链反应(推荐级别:强;证据质量等级:中)。[新推荐]

    C3a:肺部给予CT扫描(推荐级别:强;证据质量等级:低)。[变化:证据质量等级从中级下调为低级]

    C3b:没有局部化体征或症状的患者考虑给予腹部成像检查(推荐级别:弱;证据质量等级:低)。[新推荐]

    C3c:没有局部化体征或症状的患者,鼻窦不常规接受CT检查,而不会出现体征或症状(推荐级别:弱;证据质量等级:低)。[变化:之前鼻窦CT检查是弱推荐,现在不用CT检查也是弱推荐]

    C5:在FN症状持续时间延长的(≥96小时)、侵袭性真菌病风险低的患者中,考虑不予经验性的抗真菌治疗(推荐级别:弱;证据质量等级:低)。[变化:之前,对侵性真菌病低危患者进行经验性抗真菌治疗是弱推荐。现在,对此类患者不予经验性抗真菌治疗也是弱推荐]

    研究者说

    研究者认为,更新推荐内容可能会影响儿童癌症患者和正在接受HSCT治疗患者的护理情况。下一步的工作应着重于缩小研究空白,并找出促进推荐实施和适应推荐的方法。

    (编译 王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