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返回

顶部

网站导航

383-384期(完成)-1.jpg

放射性碘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后 第二原发性恶性肿瘤风险因年龄而异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9-29

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An等报告,在接受放射性碘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中,放射性碘相关第二原发性恶性肿瘤的风险因年龄分组而异,中年患者相比老年患者具有不同的模式。这些发现表明,需要对接受放射性碘治疗的DTC幸存者进行针对特定年龄的监测策略,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建立最佳筛查方案。(JAMA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25年8月21日在线版)

383-384期(完成)-89.jpg

放射性碘治疗DTC与第二原发性恶性肿瘤有关,但其中年龄归因风险的认知仍很少。为了探讨年龄与放射性碘治疗DTC后增高的第二原发恶性肿瘤风险间的关系,该项回顾性队列研究使用了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8个SEER癌症登记处1975~2021年放射性碘治疗与无放射性碘治疗患者的数据。研究纳入确实接受放射性碘治疗的DTC患者,同时排除了随访时间少于2年、随访数据缺失或确诊时有远处转移的患者;并将其分为15~44岁组、45~64岁组和≥65岁组。在存活时间5年的幸存者中,前述三个年龄分组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依次为14.7年(IQR:8.6~24.0年)、8.3年(IQR:6.4~11.4年)和9.3年(IQR:6.9~12.7年)。

主要终点为实体和血液系统第二原发性恶性肿瘤的相对风险(RR)和95%置信区间(CI),使用根据年龄、性别等因素校正的多变量泊松回归模型来计算。

结果显示,研究样本包括72 412例非转移性DTC患者,其中28 432例(39%)为15~44岁,34 009例(47%)为45~64岁,9971例(14%)≥65岁。

15~44岁组中,放射性碘治疗与血液系统增高的癌症风险相关(RR=1.35,95%CI 1.02~1.80),特别是骨髓瘤(RR=4.22,95%CI 1.68~10.62)。

383-384期(完成)-88-.jpg

45~64岁组中,放射性碘治疗与前列腺癌(RR=1.61,95%CI 1.10~2.37)、唾液腺癌(RR=10.22,95%CI 1.27~82.24)和淋巴结型非霍奇金淋巴瘤(RR=2.81,95%CI 1.34~5.89)增高的风险相关。实体第二原发性恶性肿瘤的总体风险没有增高(RR=0.94,95%CI 0.76~1.16),但血液系统第二原发性恶性肿瘤风险增高(RR=1.73,95%CI 1.14~2.60)。

≥65岁组中,放射性碘治疗与胃癌(RR=4.06,95%CI 1.05~15.81)、食管癌(RR=11.42,95%CI 1.40~93.3)、非上皮性皮肤癌(RR=10.52,95%CI 1.09~88.77)和急性髓系白血病(RR=3.26,95%CI 1.15~9.24)增高的风险相关。实体第二原发性恶性肿瘤的总体风险增高(RR=1.88,95%CI 1.59~2.21),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风险则不增高(RR=1.35,95%CI 0.97~1.87)。

(编译 杨帅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