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返回

顶部

网站导航

383-384期(完成)-1.jpg

新发的高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优于联合蒽环类化疗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9-29

德国研究者Platzbecker等报告APOLLO试验结果支持使用三氧化二砷(ATO)联合全反式维甲酸(ARTRA)治疗新发的高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J Clin Oncol. 2025年8月18日在线版)

Ⅲ期试验APOLLO前瞻性比较了ATO联合ARTRA方案(ATRA-ATO)再联合小剂量伊达比星与标准ATRA联合蒽环类化疗(ATRA-CHT)方案(即ATRA联合伊达比星方案)在高危APL患者中的应用。

ATRA-ATO组新发的高危APL成年患者接受ATO(0.15 mg/kg qd)联合ATRA(45 mg/m2 bid),治疗直至获得完全缓解(CR),接受2剂伊达比星(12 mg/m2 d1、3),然后进行巩固治疗(4个ATRA-ATO周期)。ATRA-CHT组患者接受ATRA(45 mg/m2 bid)和伊达比星(12 mg/m2 qd d1、3、5、7)诱导治疗,继以3个周期的化疗为主巩固治疗和2年的维持治疗。主要研究终点为2年无事件生存(EFS)率。

结果显示,截至2022年7月,ATRA-ATO组和ATRA-CHT组分别有68例和65例符合条件的患者接受了治疗。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大流行期间入组缓慢,该研究被提前终止。

383-384期(完成)-58.jpg

中位随访37个月(1.7~88.6个月)后,ATRA-ATO组和ATRA-CHT组的早期死亡率分别为7.4%和9.2%,CR率分别为93%和91%,2年EFS率分别为88%和71%(HR=0.4,95%CI 0.17~0.92,P=0.02),累计复发率分别为1.8%和17%(P=0.008)。从达到CR后开始计算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7.8个月和12.1个月,ATRA-ATO组和ATRA-CHT组分别有1例(1.5%)和8例(12.3%)患者发生分子复发(P=0.014)。两组的总生存期没有差异。总体而言,ATRA-ATO组和ATRA-CHT组分别有32%和68%的患者报告了治疗中出现的严重不良事件(P<0.01)。

澳大利亚研究者Iland表示:其实早在上世纪70~80年代,中国上海的相关数据就已经证明ATO是APL治疗游戏规则的改变者;本研究的欧洲数据再次证明,含砷方案在累计复发率和EFS方面的卓越疗效,以及降低迟发性的蒽环类药物相关毒性的预期,强化了既往单臂研究的数据,该方法值得被确立为高危疾病患者新的标准方案。

(编译 申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