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返回

顶部

网站导航

383-384期(完成)-1.jpg

腋窝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 放射性碘粒子标记法可指导腋窝治疗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9-29

荷兰研究者van Hemert等报告的队列研究发现,对于接受初始系统治疗(PST)且淋巴结病灶范围有限的患者,采用放射性碘粒子标记腋窝淋巴结(MARI)方案进行基于反应的腋窝治疗,与较低的腋窝复发风险相关,应考虑避免对这类患者进行不必要的腋窝治疗。(JAMA Oncol. 2025年8月28日在线版)

大多数临床诊断为阳性淋巴结(cN+)的乳腺癌患者在接受PST后,会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和/或局部区域放疗(RT)。对于在PST后达到淋巴结病理完全缓解(pCR)的患者,腋窝治疗的必要性仍不明确。

该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在PST后达到pCR的cN+乳腺癌患者中,通过MARI来确定反应指导下的腋窝治疗的肿瘤学结局。

这项队列研究在单中心进行,包括2014年7月至2021年12月按照MARI方案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这些患者在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中发现腋窝淋巴结数量为3个或更少,并符合MARI方案。研究排除了有乳腺内或锁骨下淋巴结受累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49个月(IQR:32~70个月)。数据于2025年3~6月进行分析。

在完成PST治疗后,对MARI标记的淋巴结进行了切除。对于MARI淋巴结达到pCR(ypN0期)的患者,不再进行进一步的腋窝治疗;而对于有残留病灶(ypN+期)的患者,则给予局部区域放射治疗。

主要结局指标为腋窝复发率。次要结局指标为5年无侵袭性疾病生存(iDFS)率和总生存(OS)率。

总共纳入并分析了350例患者(中位年龄为49岁,IQR为41~56岁);其中135例(39%)为ypN0期,未接受进一步的腋窝治疗。其余215例(61%)为ypN+期,接受了放疗。中位随访49个月(IQR:32~70个月)后,ypN0期患者的腋窝复发率为0.7%(95%CI 0.04%~4.1%,1例),ypN+期患者的腋窝复发率为2.3%(95%CI 1.0%~5.3%,7例)。在ypN0期患者中,5年iDFS率为93%(95%CI 88%~98%),OS率为98%(95%CI 95%~100%);在ypN+期患者中,iDFS率为87%(95%CI 82%~93%),OS率为93%(95%CI 89%~97%)。

(编译 宋安)

383-384期(完成)-4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