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返回

顶部

网站导航

383-384期(完成)-1.jpg

新模型或有助于指导mCRC复查间隔决策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9-29

德国研究者Germani等报告,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疾病进展(PD)事件的分布并不遵循高斯模式,在每两个月一次的监测计划中,第三次和第四次复查期间观察到的概率密度最高。对于明确不可切除的患者,重新分期应集中在6~10个月的间隔,而非在开始全身治疗时。该模型可能有助于根据基线特征、早期反应以及每种治疗效果的预期持续时间来安排影像学复查。(Ann Oncol. 2025年8月19日在线版)

该研究评估了未切除mCRC患者接受化疗+生物制剂一线治疗中PD的分布和风险,旨在为一线治疗期间的疾病复查时间提供指导。

研究对来自TRIBE、MOMA、
TRIBE2、VALENTINO、ATEZOTRIBE、TRIPLETE、FIRE-3、XELAVIRI、PANAMA、FIRE-4和FIRE-4.5试验的2939例未切除患者的个体数据进行了分析,计算了治疗期间各个时间点PD事件的频率和风险,采用RAS/BRAF分型、肿瘤位置(左侧或右侧)、治疗类型和早期肿瘤缩小来确定风险评估的亚组,建立了预测一线无进展生存期(PFS)的Cox回归模型。

在总人群中,PD事件的最大频率出现在7.6个月时,绝对PD风险为19%。随后,RAS/BRAF基因野生型患者(1786例)的PD风险在14个月时达到最大值23%,RAS基因突变型患者(973例)在10个月时达到最大值25%,BRAF基因突变型患者(180例)在8个月时达到最大值35%。ECOG-PS>0、肿瘤位于右侧、原发肿瘤初始不可切除、转移累及器官数量较多以及BRAF基因突变是一线治疗中PD风险较高的独立因素。在模型中纳入早期肿瘤缩小后,基线特征对无进展生存期的影响有所减轻。 (编译 何毅)

383-384期(完成)-2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