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返回

顶部

网站导航

381-382期(完成)(1)-1.jpg

CLDN4通过诱导细胞谱系转换促进肝癌耐药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8-22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沈英皓、柯爱武、樊嘉与暨南大学周海波等研究发现,紧密连接蛋白CLDN4可以通过棕榈酰化修饰增强其膜稳定性,并协同CNTN1激活Notch通路,从而驱动肝细胞向胆管细胞的谱系转变,从而促使肝细胞癌对仑伐替尼产生耐药。中药丹参的提取物丹酚酸B可作为CLDN4拮抗剂,通过抑制其棕榈酰化修饰,逆转肝癌细胞的谱系转变并恢复药物敏感性。(Cell Rep M. 2025年7月15日在线版)

381-382期(完成)(1)-96-.jpg

近年来研究发现,在抗肿瘤药物的持续压力下,肝癌细胞会乔装成胆管细胞——原本属于肝细胞谱系的肿瘤,逐步转化为胆管样细胞,表现出不同的分子标志物、分化特征以及药物敏感性。这实则为肝细胞向胆管细胞的谱系转变(HBT),与肝细胞癌患者预后较差以及耐药的发生相关,不过背后的分子驱动因素尚不明确。

仑伐替尼是一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被广泛用于晚期肝细胞癌的一线治疗,其现实世界中治疗效果受限,耐药问题突出。迫切需要识别相关的分子标志物和机制靶点,以实现对仑伐替尼疗效的预测与干预。

为寻找与仑伐替尼耐药相关的关键分子,研究者构建了小鼠自发性肝细胞癌模型,通过持续用药诱导获得耐药细胞,并结合临床耐药与敏感患者的肿瘤样本进行单细胞测序。结果显示,CLDN4在耐药组中显著上调,是唯一在人源样本和小鼠模型中同步升高的分子,且CLDN4主要定位于肿瘤细胞中。

研究者还收集了110例肝细胞癌患者样本,发现CLDN4表达在接受术前仑伐替尼治疗的残余肿瘤组织中更常见,且与预后不良相关。肝细胞癌患者肿瘤组织中,CLDN4从远端正常肝组织、瘤旁区域,到肿瘤内部逐层升高,在仑伐替尼耐药组织中升高尤为显著,其表达水平与肿瘤分级呈正相关。提示CLDN4与肝细胞癌对仑伐替尼的耐药性密切相关,有望成为预测疗效的潜在靶点。

381-382期(完成)(1)-97-.jpg

研究者对来自56例肝细胞癌患者约7万个肿瘤细胞进行了分析,划分出12个具有不同特征的细胞亚群,这些亚群呈现不同程度的肝源性或胆管样分子特征。

CLDN4的表现引起关注,其高表达与EPCAM、SOX9、CEACAM1等胆管上皮细胞标志物的表达上调呈正相关,而与ALB、APOE、FGA等肝细胞标志物呈负相关。通过轨迹分析工具模拟细胞演变路径验证了这一关联,提示CLDN4或许正驱动肿瘤细胞从肝变胆。

在正常发育过程中,肝胆也存在谱系转变的现象。实验结果显示,CLDN4确在正常小鼠的胚胎发育第16天达到高峰,随后逐渐降低。提示CLDN4是肝胆转变的重要幕后推手。

从机制来看,CLDN4的两个半胱氨酸残基C104与C107可被棕榈酰转移酶zDHHC5修饰,形成稳定的棕榈酰化修饰,阻断其K103位点的泛素化,进而抑制其通过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途径进入溶酶体降解。这一修饰使CLDN4稳定锚定在细胞膜的脂筏结构中。在膜表面,CLDN4通过与神经细胞黏附分子CNTN1结合,共同激活Notch信号通路,诱导肿瘤细胞表型由肝源性向胆道样细胞转变。

这一转变不仅改变肿瘤细胞身份,也促进其对仑伐替尼的耐药。体外实验显示,过表达CLDN4可上调肝细胞癌细胞的谱系转变相关基因;抑制CLDN4的脂质修饰或阻断其与CNTN1的相互作用,会削弱Notch通路激活,恢复肝细胞癌细胞对仑伐替尼的敏感性。

为干预这一过程,研究者拟使用CLDN4单抗或抗体偶联药物(ADC)来靶向CLDN4阳性细胞,但由于CLDN4在正常食管和胃黏膜等上皮组织中表达也高,这种直接杀伤策略可能带来显著的胃肠道毒性。研究者转而探讨CLDN4功能激活所依赖的关键修饰——棕榈酰化,构建了CLDN4与其棕榈酰转移酶zDHHC5结合域的三维结构,并从17 681种天然小分子中进行虚拟筛选和毒性评估,最终筛选出中药丹参提取物丹参酚酸B(SalB)作为潜在的安全有效的CLDN4抑制剂。

多种肝癌小鼠模型实验结果显示,丹参酚酸B单独治疗可显著的肿瘤生长抑制作用,部分逆转谱系转变特征,显著下调胆道标志物的表达水平,且未见明显肝毒性。与仑伐替尼联合治疗时,肿瘤体积显著小于任意单药治疗和安慰剂治疗,提示两者有协同作用。即使是仑伐替尼耐药的小鼠,丹参酚酸B也能增强仑伐替尼的抗肿瘤效果。

对临床样本分析发现,肝细胞向胆管细胞的谱系转变在仑伐替尼治疗失败患者中更常见,与CLDN4高表达、高zDHHC5活性密切相关,且该表型患者术后总生存和无复发生存均明显较差。

值得注意的是,具有肝细胞向胆管细胞谱系转变的人源异种移植小鼠模型似对化疗反应较好,化疗(吉西他滨+顺铂)与仑伐替尼联合治疗可获得最优抗瘤效果,尽管会带来一定毒性,也为这类肝细胞癌亚型患者的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

该研究揭示,CLDN4是调控肝细胞癌细胞转变与药物耐受的重要因子,肿瘤谱系状态是影响治疗反应的重要因素。随着肝癌细胞逐步趋向胆道化,治疗敏感性显著降低。若能结合活检、影像组学、液体活检甚至AI模型,实现肝细胞向胆管细胞谱系转变的精准识别与早期干预,有望提升这类患者的治疗效果。

(编译 张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