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返回

顶部

网站导航

381-382期(完成)(1)-1.jpg

干细胞移植后 含环磷酰胺双药预防GVHD效果更好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8-22

澳大利亚研究者Curtis等报告,在相合供体干细胞移植的患者中,移植后环磷酰胺-环孢菌素预防性治疗可使患者的中位无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无复发生存期(GRFS)延长4倍,环磷酰胺-环孢菌素组的中位GRFS为26.2个月,而标准方案环孢菌素-甲氨蝶呤组的为6.4个月,3年时GRFS率分别为49%和14%。(2025EHA年会. 摘要号S103; N Engl J Med. 2025年6月13日在线版)

清髓性预处理后来自相合的相关供体的同种异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SCT)是高危血癌患者首选的治愈性治疗方法。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和抗代谢物的组合仍然是这些患者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标准治疗。两项随机试验的数据表明,当添加环磷酰胺到或替代掉抗代谢药物时,移植后环磷酰胺可以降低相合供体在SCT后发生GVHD的风险。然而,移植后环磷酰胺的效果,特别是在相合的亲缘供体SCT后的效果仍不确定,并且在清髓性预处理情况下的疗效尚不清楚。

该项代号为ALLG BM12 CAST的Ⅲ期随机研究纳入了在清髓性预处理或低强度预处理后接受相合亲属供体SCT的成年患者,分予移植后环磷酰胺-环孢菌素(66例,试验性预防组)或环孢菌素-甲氨蝶呤(68例,标准预防组)。主要终点是GRFS率。

结果显示:研究人群的中位年龄为55.7岁;约60%的患者患有急性髓系白血病,22%患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6%患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约60%的患者为中危疾病状态,近30%的患者为高危或极高危疾病。

中位随访36.1个月后,试验性预防组和标准预防组患者的中位GRFS分别为26.2个月(95%CI 9.1个月~未达到)和6.4个月(95%CI 5.6~8.3个月,P<0.001),1年GRFS率分别为58%和33%,3年GRFS率分别为49%(95%CI 36%~61%)和14%(95%CI 6%~25%;HR=0.42,95%CI 0.27~0.66),3个月时3~4级急性GVHD的累计发生率分别为3%(95%CI 1%~10%)和10%(95%CI 4%~19%),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3%和71%(HR=0.59,95%CI 0.29~1.19)。

SCT后前100天内,两组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相似。试验性预防组和标准预防组≥3级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0%和32%,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需要治疗的巨细胞病毒再激活(23% vs. 15%)。第90天两组的中性粒细胞植入率(89% vs. 94%)也没有差异,两组中性粒细胞植入的中位时间为18~19天,但试验性预防组的血小板恢复中位时间更长(22天 vs. 18天)。

381-382期(完成)(1)-69.jpg

多项分析显示,无论患者年龄、预处理方案的强度、男性受者使用女性供体、合并症评分或疾病风险指数如何,试验性预防方案的预防效果均具有一致的优势。

Curtis等表示:与目前环孢菌素联合甲氨蝶呤的最佳实践相比,该研究结果确立了环磷酰胺-环孢菌素作为相合亲缘供体移植后新的GVHD的标准预防方案,将有可能改变临床实践,特别是在资源匮乏的中心和不使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的中心。

(编译 章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