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返回

顶部

网站导航

381-382期(完成)(1)-1.jpg

激素治疗与早发乳腺癌相关性大样本研究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8-19

美国研究者O'Brien等报告的研究显示,在子宫和卵巢完整的女性中,激素治疗与早发乳腺癌负相关,雌孕激素联合治疗与早发乳腺癌发生率高正相关,研究结果与其他研究中激素治疗与晚发乳腺癌相关的结果一致,研究结果为年轻女性临床推荐提供了证据支持。(Lancet Oncol. 2025, 26: 911.)

绝经后女性中,雌孕激素联合治疗被认为是罹患乳腺癌的危险因素,该研究旨在探讨年轻女性中,外源性激素与乳腺癌的关系,这部分人群可能在妇科手术后接受激素治疗,或为减轻围绝经期症状使用激素治疗。

381-382期(完成)(1)-36-.jpg

在这项汇总队列分析中,研究者纳入来自北美、欧洲、亚洲、澳大利亚10~13个前瞻性队列
459 476名女性受试者资料,平均年龄42岁,79%为白人,14%为黑人,5%为亚裔,12%接受子宫切除术,5%接受双侧卵巢切除术。15%的受试者报告使用过激素治疗,6%的患者接受雌孕激素联合治疗,5%接受雌激素治疗。

2%的受试者发生早发乳腺癌,55岁前诊断乳腺癌,中位随访7.8年。发生早发乳腺癌的受试者入组时相对较年轻(中位40.7岁),这部分人群较少为绝经后女性(14%),所有受试者中该比例为21%。

激素治疗与乳腺癌的相关性HR在不同绝经状态、年龄、体质指数、人种、地域和生育年人群中是高度一致的。

研究者分析了外源性激素与乳腺癌的关系,45万年龄16~54岁的女性受试者中,任何类型的激素治疗与早发乳腺癌发病率无显著相关性(HR=0.96,95%CI 0.88~1.04),但仅雌激素治疗与早发乳腺癌有负相关性(HR=0.86,95%CI 0.75~0.98)。超过2年的长期雌孕激素治疗与早发乳腺癌发病率正相关(HR=1.18,95%CI 1.01~1.38),未接受子宫切除术或双侧卵巢切除术患者中亦是如此(HR=1.15,95%CI 1.02~1.31)。

381-382期(完成)(1)-35-.jpg

与其他亚型乳腺癌相比,雌孕激素治疗与ER阴性乳腺癌相关性更强(HR=1.44,95%CI 1.11~1.88)和三阴性乳腺癌(HR=1.50,95%CI 1.02~2.20)。年轻女性可能使用激素治疗减轻内分泌相关症状、绝经或妇科手术相关症状,但这种激素治疗的风险获益尚未被深入研究。这项大样本分析研究结果,加上最近对绝经后女性的研究结果,为临床上给年轻女性推荐激素治疗提供了证据参考。

该研究也提示,在为年轻女性给出激素治疗的建议时,需个体化量身制定。有医保的人群,可考虑减轻症状的获益多于可能的风险,尤其是雌孕激素治疗。对于子宫和卵巢完好的人群,雌孕激素治疗可能的风险要更审慎地予以评估。

同期刊载的述评中,有专家指出,需要激素治疗的人群是多样的,因此激素治疗的推荐也应个体化量身打造。针对年轻女性的激素治疗推荐应充分考虑风险获益以及这领域悬而未决的问题,如年轻乳腺癌肿瘤细胞的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特征,引起肿瘤发生和进展的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影响。对于绝经后女性的大量文献中,前瞻性临床研究是缺乏的。

研究者指出,该研究有局限性,如未分析饮酒、体育锻炼及BRCA1/2状态或其他乳腺癌易感基因。研究结果可能不适用于所有人群,因为研究人群多为北美白人。 (编译 王宇)